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母婴 > 小儿呼吸疾病 > 正文

为什么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后或者流感后,孩子总是一直咳痰,而其他时间很少咳嗽?

来源:网络采编 编辑:医疗健康网www.7991.org 时间:2023-12-04 阅读::
导读:为什么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后或者流感后,孩子总是一直咳痰,而其他时间很少咳嗽?其实绝大多数儿童是属于这种疾病导致的,但是很多家长还不了解。这些孩子绝大多数又鼻炎基础疾病患者有慢性鼻窦炎病史,但是很多家长并不清楚或者否认这些基本疾

为什么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后或者流感后,孩子总是一直咳痰,而其他时间很少咳嗽?其实绝大多数儿童是属于这种疾病导致的,但是很多家长还不了解。这些孩子绝大多数又鼻炎基础疾病患者有慢性鼻窦炎病史,但是很多家长并不清楚或者否认这些基本疾病。首先在讲这个疾病前,要了解过敏性鼻炎,鼻窦炎的分类分期与临床症状,与两者鉴别。一鼻炎与鼻窦炎分类分期鼻炎大的分类:过敏性鼻炎与非过敏性鼻炎,儿童通常以过敏性鼻炎为主。

为什么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后或者流感后,孩子总是一直咳痰,而其他时间很少咳嗽?

过敏性鼻炎分类与分度:

常年性:就是一年四季都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。

季节性:就是每年1-2个季节又过敏性鼻炎症状。

症状持续性:症状持续时间每周大于4日且持续超过4周

症状间歇性:症状持续时间每周少于4日或病程持续时间小于4周

轻度:凡是不影响日常生活与学习,睡眠与呼吸的属于轻度。

中重度:凡是有影响或者严重影响。

鼻窦炎分位急性,亚急性和慢性鼻窦炎,这个分类很重要,涉及到抗生素治疗选择与疗程。

急性:病史在1个月。

亚急性:1-3个月(在急性和亚急性之间)。

慢性:病史时间超过3个月。

二过敏性鼻炎与鼻窦炎症状区别过敏性鼻炎:

它属于过敏变态反应性疾病一种,因人体免疫系统与过敏原等产生过敏反应所致,鼻腔局部释放组胺及其他炎性介质,最终引起鼻塞、打喷嚏和流鼻涕等症状。

过敏性鼻炎的所分泌的黏液通常是清水样鼻涕,伴或者不伴眼睛流泪、发痒,皮肤发痒、耳朵或嗓子发痒等;

鼻窦炎:

可以在非过敏性鼻炎或者过敏性鼻炎基础上,在感染因素诱发下产生。当然也有过敏性鼻炎长期不治疗和干预,症状愈趋严重时,会演变为慢性鼻窦炎。

鼻腔所分泌黏液比较浓黏、通常伴有颜色,黄色,黄绿色,真菌性还伴有颤色浑浊并带有恶臭,临床症状,特别是慢性的有头痛、头昏、嗅觉减退。

两者也有一定联系,慢性鼻窦炎通常在过敏性鼻炎基础上发生或者继发,慢性鼻窦炎也导致过敏性鼻炎症状加重,慢性鼻窦炎有时与严重鼻炎症状相类似。两者均可以导致咳痰,甚至腺样体肥大。

三慢性晨起咳痰最常见病因?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儿童慢性晨起咳痰最常见因素。

慢性鼻炎、慢性咽炎、鼻窦炎、腺样体肥大等都属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,在以往更形象的诊断是鼻后滴漏。鼻咽部的炎性分泌物向后滴漏之后对咽喉部造成刺激,出现咳痰症状。

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为4点:

有慢性咳嗽症状,可能会有咳痰,早晨和晚上体位改变时症状加剧,同时会有持续性的鼻塞、流鼻涕;

咽喉部位干燥,感觉有异物;总在清嗓子,很容易与抽动症相混淆。

部分患儿表示有头晕、头痛症状。

通常在病毒或者其他病原体感染后出现,但症状持续很久时间。

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和流鼻涕,有时患儿在诊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诊,特别是没有鼻涕分泌物时。

有个小学生在当地做了鼻内镜说没有问题,说没有鼻窦炎,但是总时清嗓子,最后给他做了检查诊断这个孩子全组鼻窦炎,上颌窦,额窦,筛窦,蝶窦全有很多分泌物。

四处理原则清理鼻窦炎分泌物,采用生理盐水冲洗,置换出黏稠分泌物,看似简单但非常有效,家长要重视鼻窦护理。

从鼻腔和咽后壁可见较多黄痰及黄涕,积极抗感染,非常重要,从根源控制分泌物的来源。如果有感染一直按照过敏性鼻炎治疗,疗效就比较差。

鼻喷糠酸莫米松,全面抗炎,抗黏膜水肿,减少炎症介质释放,不管对过敏性还是炎症性,往往有帮助。特别要在清理鼻腔分泌物后再使用。年龄小于2岁,口服抗过敏药物。

稀释粘液,有助于黏稠分泌物排出,减少分泌物在鼻窦腔内积聚。比如桉宁蒎胶囊,氨溴索等等。

回避过敏原,包括吸入和食入过敏原,同时也要忌口,特殊是上火辛辣刺激食物。

联系邮箱:503-951-319@qq.com

打赏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
栏目分类
最新文章
热门文章

Copyright © 2013-2020 www.7991.org 91健康网 版权所有

鄂ICP备09007182号-3

鄂公网安备 42098202000061号

健康是快乐之源,健康心得体会网站www.7991.org 91健康网不属于任何医疗机构、品牌、公司等商业机构,为个人及健康爱好者对健康养生的经验、体会心得日记。

Top